2. 浸泡
3. 刮肉里
4. 清洗
5. 下缸
6. 水悶
7. 第二次刮肉里
8. 晾干
1. 檢查皮張 :
展開皮張,檢查皮板是否有裂口或皺褶處是否腐爛掉毛。
清除皮張上粘附的雜物。
如有裂口,需縫好防止擴大;如有腐爛,剪掉腐爛處并縫好。
2. 浸泡 :
將處理好的羊皮放入大缸中,加入清水浸泡。
夏季浸泡1天,冬季需浸泡2-3天。
3. 刮肉里 :
將皮張里面朝上,橫鋪在木桿上。
使用刀刮除殘肉和油脂。
4. 清洗 :
清水沖洗后,加入堿、肥皂、洗衣粉等洗滌劑搓洗皮毛,直至洗凈。
5. 下缸 :
在缸中加入鹽、芒硝、面粉和水。
鹽和芒硝的作用是軟化皮板,面粉用于保護(hù)皮毛并吸附油污。
浸泡時間根據(jù)季節(jié)調(diào)整,夏季7-8天,冬季20-30天。
6. 水悶 :
將干皮鋪平,皮里朝上,噴少許水使皮板潤潮。
合兩張皮里在一起,在陰涼處悶1-2小時。
7. 第二次刮肉里 :
使用鈍刀,先橫鏟后順鏟,使皮張柔軟。
8. 晾干 :
鏟好后,將皮張在陽光下曬干。
完成上述步驟后,羊皮就變成了熟皮子,可以用于裁制衣物或其他用途
生羊皮浸泡的具體方法是什么?
如何判斷羊皮是否已經(jīng)熟透?
熟皮子的土方法帶毛如何處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