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癸卯九月贛吉大水》
宋代 曾豐
秋江次第落到底,夜半忽如潮涌起。
方陵屋山遽城頭,已失沙背況沙嘴。
五月小潦似未傷,九月大潦疑非常。
感召之心上所謹,推原厥咎誰其當。
一部麟經幾書異,敢用丁寧今執(zhí)事。
休責漢公賢不賢,且論堯具備未備。
《癸卯九月贛吉大水》是宋代曾豐所作的一首詩。這首詩主要描繪了九月時分贛吉地區(qū)的大水情景,并借此表達了對當時社會政治狀況的思考和憂慮。
這首詩以秋江為背景,首句\"秋江次第落到底\"形象地展示了大水的奔流和沖擊力。接著,詩人描述了夜半間大水突然涌起,以及方陵、屋山等地的景象。通過描繪這些情景,詩人表達了大水對周圍環(huán)境的破壞和改變。
在下文中,詩人提到了五月時的小潦和九月時的大潦,暗示了大水的規(guī)模之巨大。他對這種自然現(xiàn)象的出現(xiàn)產生了疑問和思考:\"九月大潦疑非常,感召之心上所謹,推原厥咎誰其當\"。通過這些句子,詩人似乎在暗示社會風氣敗壞、政治腐敗導致了這樣的局面,而他也在思考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。
最后兩句\"一部麟經幾書異,敢用丁寧今執(zhí)事。休責漢公賢不賢,且論堯具備未備\",詩人以歷史典故來對比當時的政治現(xiàn)狀。他提到\"麟經\"、\"丁寧\"等詞語,暗指儒家經典和賢臣。通過這樣的對比,詩人表達了對當時政治人物的擔憂和對社會的期望。
總的來說,這首詩通過描繪大水景象,寓意深遠地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政治狀況的憂慮和對未來的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