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東皇物色未全收”出自宋代郭印的《再和四首》。
《再和四首》
宋代 郭印
東皇物色未全收,山半登臨當倚樓。
錦里煙光渾在眼,云溪花片亦隨流。
夕陽正好無多景,春序才移已復秋。
卻憶故園林壑美,乘風欲去問何由。
《再和四首》是宋代詩人郭印的作品。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登臨山樓時的心境和對故園的思念之情。
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,通過描寫山、云、花、夕陽等元素,展現(xiàn)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觸覺。首句\"東皇物色未全收,山半登臨當倚樓\"表達了東方天皇的物色未及全收的意象,以及作者站在山樓上的身姿和心情。接著的\"錦里煙光渾在眼,云溪花片亦隨流\"描繪了眼前的景色,煙光彌漫,云霧繚繞,花瓣隨水流漂移,給人以美麗和流動的感覺。
隨后的兩句\"夕陽正好無多景,春序才移已復秋\"則表達了夕陽下景色的凋零和季節(jié)的更替。夕陽將要消失,景色逐漸減少,春天的序曲剛剛移動就又變成了秋天。這種寓意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物事無常的真實。
最后兩句\"卻憶故園林壑美,乘風欲去問何由\"表達了作者對故園的思念和渴望。故園的園林美景浮現(xiàn)在他的腦海中,他想乘著風去尋找歸途,但卻不知道何去何從。
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,通過描寫變幻的景色和季節(jié)的更迭,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(zhuǎn)和故園思念的感慨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,詩詞展現(xiàn)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,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。